天津市农科成果让津沽大地生“金”

核心提示:  丰收粮,香甜菜,天津农科献大爱!  孟夏时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机勃勃
   丰收粮,香甜菜,“天津农科”献大爱!

  孟夏时节,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天津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生机勃勃。试验田里“津强系列”春小麦正处在灌浆期,粗大的麦穗摇曳着即将到来的丰收喜悦;小站稻田秧苗一片碧绿,吨粮稻播下成功希望。

  一栋栋温室大棚里,新品种黄瓜、番茄、花椰菜等生长正旺,有的已结出香甜的果实。在天津市农科院创新核心区,食用菌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成果令人惊喜,农产品附加值多倍增长。

  天津市农科院已经走过了40年的风雨历程,一代代科技人员为了大地的丰收,默默奉献,顽强拼搏,取得了丰硕成果。他们先后在黄瓜育种、大白菜育种、杂交水稻育种等多领域取得丰硕成果,造福全国亿万农民。

  近年来,天津市农科院科技人员以服务“三农”为己任,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质粮菜果新品种,在畜牧育种、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保鲜、检测等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副产品供应做出了突出贡献,把论文真正写在了丰收的大地上!

  让菜篮子里增加更多“天津菜”

  在天津市农科院黄瓜研究所育种基地,满棚的黄瓜一片碧绿,高高的瓜秧上接满了一根根顶花带刺的黄瓜。前来参观的天津武清区大良镇菜农王洪亮高兴地说:“这里的黄瓜特清香,我终于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在已故“黄瓜王”侯峰院士带领下,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天津市农科院选育的黄瓜良种闻名全国,全国第一。几十年来,天津市农科院黄瓜育种一直保持全国领先,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抗病害,成为全国多地菜农首选的栽培品种,其中,华北型黄瓜品种已占全国栽培面积的40%以上。

  近年来,采用了分子育种技术,黄瓜新品种选育速度大大加快,仅2023年,就培育出了“津优317”“津优509”“津优618”多个新品种,并开展育、繁、推一体化,让全国多地菜农们受益,让全国人民吃到了清香的“天津黄瓜”。

  走进花椰菜新品种选育大棚,一个个黄色、白色、绿色的菜球,令人欣喜。几十年来,天津选育的花椰菜播种面积占到全国的30%,育种水平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5月,一篇有关花椰菜演化历程与花球形成的分子机制论文横空出世,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遗传学》上,惊艳了整个育种界!

  本项研究破解了我国花椰菜品种卡脖子难题,极大提升了花椰菜育种的精准性和效率,使我国花椰菜基因组学研究进入国际领先行列,促进了我国花椰菜从传统育种向分子育种的转变。

  “这项研究成果,将让国产花椰菜更好吃,营养价值更高,更耐储藏,产量更高,跻身国际花椰菜选育全国行列,造福全国菜农和市民。”天津市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孙德岭说。

  谈起大白菜,天津青麻叶大白菜绝对一流,几十年长盛不衰,这是天津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选育出的精品。还有脱毒马铃薯(种薯),也为确保市民菜篮子做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天津市农科院又先后育出了七星萝卜、网纹甜瓜、口感番茄等一系列优质果蔬品种,丰富了市民餐桌,促进了农民增收。

  天津市武清区大良镇田水铺村“一肩”挑张书义竖起大拇指赞叹:“我们村种的是天津市农科院选育的‘七星’萝卜良种,口感脆甜,市场供不应求,每亩纯收入超3万元,黄土地真的生“金”了!”

  让中国饭碗装上更多“天津粮”

  眼下天津80万亩小站稻已基本完成插秧,为确保今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这其中,就有很多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育种专家选育的多个高产优质小站稻种。近年来,天津市农科院育种专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中国饭碗装上了更多“天津粮”。

  先看“金粳818”,它具有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等优点,还抗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2级,在山东、河南、江苏等黄淮海稻区广受欢迎,年推广面积达到800万亩以上。该品种今年继续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农业主导品种,这已是连续三年入选,也是京津冀地区唯一入选的粳稻品种,为全国水稻丰收做出了天津贡献。

  再看“津育粳22”稻种,它耐高温能力强,亩产量超过700公斤,大米有香味,食味品质优良。该品种已成为当前京津唐稻区主栽水稻品种,中粮集团将其作为主营品种,中化农业天津公司将其作为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为扩大小站稻播种面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最近几年,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育种专家积极开展旱稻育种,成功实现春小麦+旱稻联茬种植,让过去一年种一季的稻田成功实现一年种两季粮,亩产量大幅增加,农民增收显著。

  多年来,在老所长王继忠带领下,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津强系列”春小麦品种异军突起,成为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春小麦主栽品种。它的特点是抗低温、早熟、高产、面筋强度大,已成功替代国外同类进口面粉。春小麦良种的选育成功,促使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小麦播种面积得到扩大,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天津育种人的贡献。

  近年来,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育种专家又在鲜食玉米、大豆育种等方面进行科技攻关,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果。其中,“早熟鲜食玉米+”一年双季种植模式,成为经济薄弱村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选育的大豆良种,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顺利实施提供了品种保障。

  为确保天津育种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天津市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于2022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负责人王永说:“它的使命是:保种源、挖基因、破卡点、创材料、育良种、促产业。”

  让初级农产品变成大健康食品

  “失眠不吃药,就喝固体饮料”。最近几年,市场上一种名叫“忆享桃集”的果蔬固体饮料,以良好的助眠效果,获得了失眠者的青睐。它是根据中国药食同源文化而开发的大健康产品,以桃、黄花菜、猴头菇等多种天然食材为主要成分,没有任何副作用。研发单位是天津市农科院保鲜加工陈晓明博士团队,副所长陈晓明博士是首席专家和具体负责人。

  我国初级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产品原料被大量损耗和浪费,大健康食品更是匮乏。多年来,在天津市农科院党委正确领导下,陈晓明博士带领团队潜心开展农产品加工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先后在粮、菜、果、食用菌等重点领域开展精深加工,成绩斐然。他们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设备先后从紫玉米中成功提取花青素,相继开发加工出了发酵型桃果酒、全青稞啤酒、果蔬鲜榨汁等一系列广受市场欢迎的大健康食品,让初级农产品价值成倍增长,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走进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高端大米加工基地,这里生产的GABA米广受市场欢迎,订单不断。加工基地负责人介绍,为了让小站稻更好地为市民健康服务,他们精心挑选最好的稻种,按照绿色生态方式种植,从国外引进了生产高端功能保健型大米加工设备,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生产出了具有安神保健促睡眠的GABA米,其中富含具有安神作用的营养成分:γ-氨基丁酸,具有十分明显的保健功能。在帮助失眠者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小站稻米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擦亮了“小站稻”的金字招牌。

  天津市农科院作物所负责人介绍,这种GABA米,已在天津市场销售,虽然价格高于普通稻米,但因为是大健康食品,依然受到消费者青睐。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桃树的苗木繁育应采用什么方法?

桃树的苗木繁育应采用什么方法?

盆栽腊梅为什么花朵很少?盆栽腊梅花少原因及解决措施

盆栽腊梅为什么花朵很少?盆栽腊梅花少原因及解决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

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

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及防治

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及防治

桃树冻害症状表现和补救措施

桃树冻害症状表现和补救措施

土豆几月份种合适?

土豆几月份种合适?

呋虫胺使用方法和用量

呋虫胺使用方法和用量

资讯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