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杀菌剂主要防治什么病?

核心提示:  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是目前市场上三唑类杀菌剂中最受欢迎的产
   戊唑醇是一种三唑类杀菌剂,其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三大功能,杀菌谱广、持效期长,是目前市场上三唑类杀菌剂中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那么戊唑醇杀菌剂主要防治什么病?下面一起来了解下吧。

戊唑醇杀菌剂主要防治什么病?

戊唑醇杀菌剂主要是通过抑制病菌细胞膜上麦角甾醇的去甲基化,使病菌无法形成细胞膜,进而杀死病原菌。它对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不错的效果,农业生产中常使用戊唑醇来防治叶斑病、纹枯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等病害。

戊唑醇杀菌剂要如何使用好?

一、用法用量

1、玉米丝黑穗病

每100千克种子,用2%戊唑醇干拌剂或湿拌种剂或2%干粉种衣剂400-600克或6%悬浮种衣剂100-200克,拌种或包衣。

2、小麦赤霉病

可在小麦扬花期,用43%戊唑醇悬浮剂3000-5000倍液喷雾,隔10天进行第二次喷药,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较好。

3、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可在水稻苗期,采用每亩10-15毫升的43%戊唑醇悬浮剂,兑水30-45升,进行手动喷雾。

4、梨黑星病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悬浮剂3000-4000倍液,隔15天喷1次,共喷4-7次。

5、苹果斑点落叶病

于发病初期开始喷43%戊唑醇悬浮剂5000-7000倍液,隔10天喷1次,春梢期共喷3次,秋梢期共喷2次。

二、使用事宜

戊唑醇属三唑类杀菌剂,这类杀菌剂对作物的细胞分裂和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幼苗期,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所以使用时,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千万不要随意加大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以免造成拌种种子不能发芽、幼苗完全停止生长等现象,同时使用时也要避开作物的花期、幼果期等敏感期,在果实膨大期也需谨慎使用,以免造成药害。

总的来说,戊唑醇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但由于由于高剂量的戊唑醇会抑制种子发芽和植物的茎叶生长,许多敏感植物,一旦使用不当,就容易发生药害。因此,掌握好其用法用量是非常重要的。

打赏
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0相关评论
资讯推荐
桃树的苗木繁育应采用什么方法?

桃树的苗木繁育应采用什么方法?

盆栽腊梅为什么花朵很少?盆栽腊梅花少原因及解决措施

盆栽腊梅为什么花朵很少?盆栽腊梅花少原因及解决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猪伪狂犬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

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

肉鸽养殖效益好饲喂管理有方法

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及防治

水稻穗上发芽的原因及防治

桃树冻害症状表现和补救措施

桃树冻害症状表现和补救措施

土豆几月份种合适?

土豆几月份种合适?

呋虫胺使用方法和用量

呋虫胺使用方法和用量

资讯排行